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_推油少妇久久99久久99久久_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_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

人民網健康·生活

專家呼吁加強人工耳蝸行業(yè)管理

馬艷紅

2017年04月26日08:48 來源:中國醫(yī)藥報

  “經過人工耳蝸聆聽到的聲音像機器人聲音”“植入人工耳蝸后就能像正常人一樣聽聲、說話”——對于網上流傳的一些有失科學性的提法,醫(yī)學專家深表擔憂。日前,北京協和醫(yī)院、北京友誼醫(yī)院、海軍總醫(yī)院等醫(yī)療機構的臨床專家在“科利耳第二屆人工耳蝸國際峰會”上一致呼吁:走出人工耳蝸認識誤區(qū),加強人工耳蝸行業(yè)管理,規(guī)范臨床技術操作,關注人工耳蝸植入對減輕社會負擔,尤其是人口老齡化負擔的社會學、經濟學意義。

  認識誤區(qū)需糾偏

  北京友誼醫(y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龔樹生教授強調,網上提到“患者在植入人工耳蝸后聽到的是機器人聲音”,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人工耳蝸植入者和正常人聆聽到的都是正常語音,雖然聆聽效果有一定區(qū)別,但這種差別是可以接受的,并不像網上形容的像“機器人聲音”。另外,目前有一些家長寄希望于等到“再生細胞移植技術”成熟后,再給患兒治療耳聾,這種認識誤區(qū)會延誤患兒的最佳治療時機和言語康復時期。還有一個認識誤區(qū)是“植入人工耳蝸后,訓練幾次就能像正常人一樣聽聲音、會說話”。實際上,患者在植入人工耳蝸后必須接受長期、科學的康復訓練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聆聽效果。

  “要知道,人工耳蝸并不是萬能的。它有適應證和禁忌證。患兒家長應該與醫(yī)生認真溝通,對術后效果建立合理的預期。人工耳蝸產品并非影響聆聽效果的唯一因素,相關檢查和評估指標、家庭環(huán)境、產品的養(yǎng)護等都與聆聽效果有很大關系。人工耳蝸植入后,科學、持續(xù)的康復訓練是術后康復成功的關鍵。”龔樹生對記者說。

  規(guī)范管理迫在眉睫

  北京協和醫(yī)院耳鼻頭頸外科主任、中華醫(yī)學會頭頸外科分會主任委員高志強教授強調:“當前亟須加強人工耳蝸行業(yè)管理。這項工作涉及醫(yī)生準入、強化培訓、手術流程標準化等內容!

  高志強告訴記者,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目的不僅是讓聽力損失患者聽到聲音,更要讓患者通過聽到聲音學會說話、欣賞音樂,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要做到這些,必須對人工耳蝸臨床技術予以規(guī)范,相關臨床人員需要了解不同患者適合植入的人工耳蝸類型和禁忌證,對患者及其家屬盡到告知和教育義務,嚴格遵守人工耳蝸植入工作指南中的操作程序及方法。

  老年人群需求應關注

  來自澳大利亞一家人工耳蝸公司的亞太市場準入總監(jiān)Georgina Sanderson告訴記者:“聽力損失導致的失業(yè)、過早退休、社會隔離及溝通困難,以及少年兒童患者額外教育等社會成本巨大。因此,社會應該盡早對聽力損失人群采取有效的干預行動,幫助他們重返社會。近年來,中國政府部門、相關組織一方面積極制定人工耳蝸植入工作指南,指導手術、聽力學評估、術后康復等工作,并培養(yǎng)出大批專業(yè)人才;另一方面,針對貧困家庭兒童推出扶持政策,使一部分患兒能夠免費植入人工耳蝸。這些合理有效的扶持政策在幫助患者的同時,也推動著人工耳蝸行業(yè)有序發(fā)展!

  “推廣人工耳蝸植入的投入/產出比很高。”龔樹生的觀點引起眾人關注。他告訴記者,當聽力損失患者植入人工耳蝸,并通過規(guī)范的康復訓練聽到聲音后,他可以自主擇業(yè)、養(yǎng)活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從而給社會減輕了負擔,意義重大。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目前社會應該多關注老年人群的聽力健康問題,針對老年人群建立人工耳蝸植入相關扶持政策,以解決老年人因為聽力下降而導致的孤獨、老年癡呆甚至自殺等社會問題。

  海軍總醫(y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首席專家孫建軍教授也強調指出:“國家應該對人工耳蝸植入給予重點扶持和加大投入,使聾兒、中老年人都有機會植入人工耳蝸,以提高生活質量!

  統(tǒng)計數據顯示,在全球人口中,有超過6.3億人受到聽力問題困擾,約15%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道,截至2013年3月,全球殘疾性聽損(雙耳中度以上聽力障礙)患者達到3.6億人,占全球人口的5.3%。

  截至2013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億人,其中35%以上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

  人工耳蝸是一種通過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患者體內的電極系統(tǒng)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患者聽覺功能的電子裝置。植入人工耳蝸是治療重度聾至全聾的一種常規(guī)方法。

(責編:聶叢笑、許心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