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肥胖會造成高血壓、心血管系統(tǒng)危害、血脂異常等健康損害。而近日召開的第二屆中國兒童肥胖和高血壓學術會議透露,近年來,我國兒童肥胖率增長迅猛。兒童肥胖現狀幾何?應該如何干預?相關研究有哪些新進展?
農村娃比城市娃胖得快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健康所副所長趙文華介紹,根據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和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監(jiān)測結果,10年間,我國7歲~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由4.5%增長到9.6%。其中,城市由8.5%增長為10.9%,農村由3.2%增長為8.3%。農村兒童肥胖增長速度快于城市,6歲以下兒童超重率由6.5%升至8.4%,肥胖率由2.7%增長為3.1%。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wèi)生研究所所長馬軍表示,我國7歲~18歲學生超重、肥胖檢出率與社會經濟背景密切相關,從經濟水平最高地區(qū)至較低地區(qū)梯次下降。
中國營養(yǎng)保健食品協(xié)會專家委員馬冠生說,2002年~2012年,我國兒童超重肥胖增長率是成人超重肥胖增長率的3.4倍。據此推算,由超重肥胖所致成人肥胖相關慢性病直接經濟花費,將由2002年的211.1億元增至2030年的359.4億元。
基礎研究試圖破解肥胖機理
是什么導致兒童肥胖?馬軍說,我國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人數迅速增加,和膳食能量攝入過多、生活方式由動趨靜有關。人群不健康飲食行為從以偏食、挑食為主,向進食快、睡前進食、不吃早餐、在外就餐等方向轉變。鋪天蓋地的高熱能視頻廣告和各種商業(yè)促銷行為,也加劇了這一變化。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菌群失調造成內毒素入血引起的慢性炎癥是推動肥胖、糖尿病等代謝疾病表型發(fā)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不合理的膳食結構會破壞菌群結構,將其從一個維護健康的‘伙伴’,轉變成引起慢性疾病的‘病原物’。”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微生物學特聘教授趙立平說。
趙立平帶領的團隊從一名重度肥胖患者腸道里分離到一個占絕對優(yōu)勢的能產生內毒素的條件致病菌陰溝腸桿菌B29,單獨接種到無菌小鼠中,引起嚴重的肥胖表型,表明腸道菌群的某些具體成員具有引發(fā)代謝疾病的能力。
兒童體重管理應綜合施策
“大量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生命早期的營養(yǎng)不良是成年期肥胖和高血壓等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李曉南說,基于此,實施成年期疾病兒童早期干預已成為共識。
李曉南說,兒童早期營養(yǎng)管理應當從孕前開始,調整孕前體重至適宜水平,維持孕期適宜增重以及生后嬰兒體質量過快增加,是減少兒童成年期肥胖的重要手段。家長要真正認識到兒童早期營養(yǎng)管理對成年期疾病的影響,建立起預防兒童肥胖的屏障;對低出生體重兒的營養(yǎng)干預要更加科學合理,防止配方奶粉過度喂養(yǎng)導致攝食調節(jié)障礙。對不能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應采用類似母乳蛋白含量的配方奶粉,以預防后期體重過快增加的風險。輔食添加應從滿6月齡起,提倡順應喂養(yǎng),鼓勵但不強迫進食,定期監(jiān)測體格指標。
要想降體重,運動不可或缺。趙文華說,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5歲~17歲兒童青少年每天至少應進行60分鐘的中等至高強度身體鍛煉。超過60分鐘的,可提供額外的健康效益。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郭建軍說,運動不僅可消耗能量,還能給人體生長發(fā)育提供必要的刺激。青少年肥胖往往反映其缺乏運動量和強度,缺乏足夠的身體部位鍛煉,應從這些方面入手改善青少年運動狀況。(記者 孫夢)
來源:健康報
解密:在太空如何保障健康 航天員吃什么食物? 太空飛行的營養(yǎng)保障,首先是能量的供給,和地球一樣,還是早中晚一日三餐,合理配置能量和營養(yǎng)。同時根據飛行時段的不同和航天員的任務情況,合理安排食譜。 【詳細】
做做操就能讓寶寶變聰明 真的那么神奇嗎? 近日,網絡瘋傳著一段“單奶奶被動操”的視頻,一名42天的小寶寶,在北京某醫(yī)院專家單奶奶的手中,完全成了一個“活玩具”,被動做著一些高難度的嬰兒操,有些動作甚至看著都心驚膽戰(zhàn),單奶奶更是宣稱這套被動操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各位奶爸奶媽們,你們覺得靠譜嗎? 【詳細】